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二章 新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侗的棺椁,下葬于桃花坳。

    据赵希谯介绍,这里的风水很好,可福泽后世。不过杨侗没有子嗣,这后世之说……反正袁天罡和李淳风都不在,赵希谯也就成了权威专家,他怎么说就怎么做,李言庆懒得争论。

    卢胤说,杨侗好桃花。

    希望这漫山遍野的桃花,能让他获得满足。

    葬于桃花坳,可遥望偃师,眺望东都。李言庆希望有一天,杨侗在天之灵可以看着他,攻入东都。

    不过,作为一代帝王,杨侗的陵墓算不得豪华。

    送行的人也不多,只有李言庆、裴仁基、徐文远等人。薛收和隋杨仇深似海,断然不可能为杨侗送行。至于其他人,对隋室的感情也算不得深厚。与其说是得了隋室的官职,倒不如说是李言庆照顾。出乎言庆意料之外,祖寿居然来了……而且还亲自写下悼文,焚于陵前。

    言庆的这个举动,令徐文远大加赞赏。

    在这位隋末大儒的眼中,李言庆无疑已做到了臣子的本份。

    可事实上,言庆心里的酸楚,又岂是他可以理会?终究还是无法像那些帝王般,做到冷酷无情。

    ******

    “主公,这苏威您看该如何安排?”

    书房里,祖寿小心翼翼的开口询问。随着杜如晦、薛收、长孙无忌纷纷被委以重任,祖寿渐渐获得了重用。

    他文辞华美,书法更承钟王之风,隐隐有大家风范,成为李言庆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

    言庆沉吟片刻,轻声道:“我暂时还无心见他,且再等一段时间……这样吧,等我从少室山回来,再和他相谈。”

    苏威是在蔡水一战中,被李言庆俘虏。

    由于他的出身和地位非同一般,是开皇老臣,资格实在是太老了。虽然被隋炀帝杨广贬为庶民,可杨广前往江都的时候,却点名让他随行。只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杨广对苏威很重视。

    此人能力出众,而且久经宦海,颇有智谋。

    依着李言庆的本意,当然想重用苏威。毕竟王頍老了,李密被杀之后,似乎变得有些意兴阑珊。前两天还和言庆说,想要把麒麟台交给柴孝和,专心编撰一本名为《大业缺失录》的书籍。他心意已下,而且非常坚定。即便李言庆百般劝说,也没有让王頍改变原先主意。

    大业缺失录,准确的说,就是要把杨广即位以来种种举措,进行点评。

    王頍说:“我年纪大了,精力已不比从前,再占居麒麟台之位,日后难保不会出现差池。麒麟台的构架已经完成,只是规模尚不足以覆盖天下,日后孝和会继续努力,将此事完善。

    我意欲撰书,评点大业得失……主公若是体恤老朽的话,就让老朽完成这最后一个心愿吧。”

    王頍是士大夫出身,一生奔波,想要建立功业。

    可他这一辈子,也着实不顺。先是得罪了隋文帝,被发配岭南,幸得汉王杨谅看重,将他要到身旁,却有不肯听从他的建议。直至跟随李言庆,王頍才算是有了起色,更搭建起麒麟台,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现在,他所希望的是能在士林中留下名号。点评大业政令,也算是一件大事。既可以获得士大夫们的接受,同时在心里,也是想给言庆留下些东西。

    李言庆见王頍已下定决心,遂不再强求。

    柴孝和的确是有才华,但李言庆觉得,似乎还缺少了些什么。徐文远倒是可以正确,不过徐文远……终究是一个文士,难免有些酸气。苏威嘛……很合适。但想要让他低头,单凭苏夔在徐世绩麾下效力,还远远不够。似苏威这样的开皇老臣,就要拿出熬鹰的手段来,让他慢慢低头。

    所以,李言庆并不急于和苏威见面。

    荥阳方面现在的形式挺好,一切还算是正常。

    去年河南大部分地区丰收,所以新郑、开封、阳城等地,虽说在连番战火下,有些残破萧条,却没有出现太大的人口流失。这也使得,李言庆的压力相对减少许多。若是个灾荒年的话,李言庆说不得就要开放洛口仓,以赈济灾区。洛口仓如今是他手中最大的一个王牌,动一次,就少一点,所以李言庆对于洛口仓的看护管理,格外重视……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杜如晦还从他这里讨要了两万石粮草,一下子搬空了十窖辎重,让言庆心痛许久。

    开春以后,除了新郑等地面临春耕的问题之外,河内和汲郡,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汲郡虽有一个黎阳仓做后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较少对荥阳郡的压力。但作为河南道大行台,李言庆还是要准备足够的种子农具和牲畜,一俟汲郡需要援助,他必须第一时间发放。

    总之,守着一个洛口仓,看似是物资充沛。

    可真到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现捉襟见肘。李言庆在去年岁末推行新法,定下了一年免税。

    也就是说,新的一年里,他无法获得任何财政收入,只能靠黎阳、洛口两大仓廪保证荥阳郡政令通行。而在入秋前,兵马粮饷辎重等支出,都要有两仓支出……这年头,地主家也未必有足够的余粮。

    “祖先生,荥州和郑州两地,征兵可已开始?”

    “已经开始,不过据辛郎君和郑郎君呈报,新军装配颇为缓慢。

    自去年以来,连番战事也使得军械损失无数。仅矛、槊两件,就无法供应齐备。郑家的作坊已开始全面运转,只是来年春耕需更换大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