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冷籍”。 祖上三代之内,有科举功名的人家被成为“热籍”,三代民人的人家或是其他匠人、商户人家则是“冷籍”。 清末状元张謇就是“冷籍”出身,冒了同县同姓人家的“热籍”应考。 大家都是早起,旁人见了沈瑞如此,便也纷纷效仿,偏厅里倒是一下子静了下来。 等沈瑞打了个盹,外头关闭考场的钟声的也响了起来。 外头已经大亮了。 又等了有一刻钟,县令领着四个吏员进来。 开篇是县令几句劝勉鼓励的训导,随即才将考卷发了下来,依旧是几页四书五经的填空题,还有两篇时文。 沈瑞因座位在正中间的缘故,正对着县令。 距离县令近了,看的也真切了,便见他眉心是深深地川字纹,紧绷着脸,倒是颇为官威的模样。不惑之年,还是区区县令,在仕途前程也上有限。 今日与昨日不同,昨日大堂内外二百多考生,县令一眼望过去都是人头。 现下这偏厅总共就十个考生,县令自然也一一打量。 沈瑞见过的品官好几个,嗣父就是二品京堂,倒是没什么怯场的,加上他晓得案首没戏,没了患得患失之心,反而淡定下来。 因县试不糊名,前十名的三代履历县令也心中有数。 他心中虽不愿担了巴结高官显爵的嫌疑,不过对于沈瑞却没有刻意往后压。只因沈瑞这三代履历漂亮,祖父、父亲都是进士。 他心中最厌恶的,反而是翰林院子弟。有的不过一腐儒,可入了翰林就金贵起来,眼睛长在头顶上。虽没有刻意打压,不过他也没有抬举那几个翰林子弟就是。 世人皆有“仇富”之心,二甲、三甲出身的进士,则是“仇”翰林官。 说到底,还是羡慕嫉妒恨。 至于择了普通书香门第家的子弟做了第一名、第二名,则是世情由此,县令不过是随大流。 尽管前面五个人盯着,沈瑞也浑不在意,开始专心答起题来。 他之前只当自己是快手,为自己的作文速度颇为自傲,经过昨天“正场”,就发现自己自大了,“才思泉涌”的人不是他一个。 等答完填空的几张考卷,时间才过去两刻钟。 有个衙役提了茶杯与茶壶进来,给十个考生倒了茶水。 沈瑞想了想昨日的交卷时间,就端起茶杯,吃了两口茶,接着开始破题。 今日没有昨日的好运气,两个题目都是头一回听说,不过因不是正场的缘故,这题目出的比昨日还浅显。 只是时文制式,从构思到遣词用句,到底是费时间。 等到沈瑞在心里构思完全,在草纸上将两道时文都做出来,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 他手有些酸,便撂下毛笔,揉了揉手腕。 眼前一片黑影,沈瑞抬起头,就见县令大人走到座位前,拿起一张草纸看。 “真是一笔好字……”县令大人面上神色渐缓,倒不像开始时那般严厉。 虽说昨日前十的考卷县令也看过,觉得沈姓考生的字不错,可是字不对人。 眼前人名与真人对上,看着沈瑞衣着朴素,做起文章时也行文流水,肚子里有墨水,便对他印象好了几分。 沈瑞不好应答,便垂首做腼腆状。 身为大兴县父母官,县令大人的消息要比寻常人灵通的多。 沈尚书家断嗣又择嗣的消息,虽已经不是新闻,可昨日圈了前十后,就有幕僚说与县令,私下里提了旁的。 区区嗣子,有个尚书嗣父,还有个詹士府的大学士做岳父,眼前这少年的运气好的令人嫉妒。 县令压下自己的酸涩,想起昨日心腹幕僚的提议,不由有些心动。 他仔细将沈瑞做完的时文的看了一遍,越看眼睛越亮,面上隐隐地露出喜色来。 沈瑞因低着头,没有看到县令大人的神情变化。 将两篇时文都看完,县令就撂下草纸,踱步出去。 不仅沈瑞松了一口气,其他考生也都松了一口气,不过望向沈瑞的目光就有些复杂,说不上是羡慕还是其他。 沈瑞没想那么多,又歇了一刻钟,手腕不酸了,就抄了一篇时文。 将午时,有衙役提了食盒进来,里面取了食盘进来,每个考生桌子上放了一盘,里面是四枚夹牛肉烧饼,一枚有小儿拳头大小。 除了考生,那四个监考的吏员也是每人一盘夹肉烧饼。 衙役又给大家续了热茶,大家便都撂了笔,开始吃午饭。 这里的吃食,都是免费供应,也是前十名的福利了。不少人从考篮中另取了吃食点心出来,沈瑞因爱洁,本也不爱吃外头东西,不过想到方才县令的异样,他莫名心中一动,就没有去动考篮,而是与第一、第二的两个少年一样,直接拿了夹肉烧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