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遭到空袭之前,日军大本营已经猜到了青岛兵变的真相,而旅大一战更是令那些老鬼子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堂堂“大日本皇军”,竟然被中国人当成猴子耍,而且一骗就是这么多天,消息捅出来之后,日本国内一片哗然,裕仁天皇更是气得七窍生烟,要求陆军和海军立即进行报复,尤其是青岛被俘的那些军舰,要么抢回来,要么就炸沉!
对此陆军暂时是没有任何办法,关东军在必须拿出大部分实力防备远东苏军的同时,还要限制住东北抗联的发展,已经是十分不易了;华北方面军主力慑于八路军的实力不敢轻动、而且津浦线黄河大桥先前还被十五军炸断了,至少几个月内是别想南渡黄河进攻山东了;津浦线南段日军与华中方面军主力合计数十万人夹击第五战区的国军,却迟迟难以将其打垮,现在青岛被敌人占据之后,津浦线南段十几万日军的补给也断了,若不能在半个月内与华中方面军会师,他们就有弹尽粮绝的危险;至于长江沿线的日军,就连几个大城市的驻军都明显数量不足,根本无力发动攻势,甚至一旦武汉的数十万国军全力发起反击,他们都难以抵挡,只能依靠海军的舰炮协防......
“说到底,又是要扩军吗?”,裕仁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自压抑着心中的愤怒说道,“好吧。陆军在半年内再扩编一百五十万人,但这是最后一次!帝国的财政已经濒临枯竭,再也没能力进行下一次的扩军了......”
“陆军一定不负陛下厚望!”,陆相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一百五十万啊,这相当于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侵华日军扩充了一倍还多,而且兵力的急剧增加。不但会重新扭转中国战场的局势,更会进一步提高陆军的地位,而直接受益的就是他们这些陆军将帅。
陆军地位的上升是日本海军绝不愿意看到的。海相当即无视陆相那简直要喷出火来的眼神,梗着脖子进言道,“海军一定会洗净青岛之耻。没必要扩编这么多陆军,劳民伤财。”[]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265
裕仁闻言摇了摇头沉声道,“支那十五军不灭,类似的事件还会不断出现,朕心着实难安,海军能够上岸消灭十五军吗?”
海相涨红了脸哑口无言,他们再自信,也不敢拿他们战力稀松的海军陆战队去挑战已经消灭了不下二十万日军的中国十五军......
“青岛事变不但是海军的耻辱,同样也是陆军的耻辱,更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耻辱!此事归根到底。是因为陆海两军不和,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朕不会再像这次一样手软了。”,裕仁忍无可忍之下,说出了一句狠话和实话。“或许在你们眼里,朕只是陆军和海军的傀儡,但朕如果只是想杀几个将帅的话,却还是没问题的,你们要好自为之,勿因私怨而误国!”
日军虽然悍不畏死。但是坐到这等高位的将帅却无不是珍惜生命之人,现在听了天皇这话之后两人无不汗『毛』倒竖。的确,日本的天皇现在只不过是被军方推上神坛,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他如果只是想杀个别将领,军部是绝不会为了保住一两个人而跟其翻脸的。在死亡的威胁下,本就因为青岛事变而深感羞耻的日本陆相与海相不约而同地达成了最基本的默契,此后日本海陆两军的矛盾虽然还是一直存在,但类似青岛事变这种明目张胆内讧的事,却再也没发生过,而那些直接关乎国运的重大军事行动中,日本海陆两军的配合也比历史上好了很多,这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日本的目标是要消灭十五军等抗日武装、进而征服中国,但是青岛之耻不能不雪,陆军暂时指望不上,那就只能由海军出手。然而,能够得着青岛的旅大两个机场都被华北航空总队炸毁,想要修好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而那些航母的修复就更是耗费时日,因此现在日本海军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传统的“巨舰大炮”了。
日本海军之中那些战列舰派的“余孽”终于等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纷纷主动求战,海军部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便同意以战列舰为主力组建一支强大的特遣舰队攻击青岛。考虑到此战军舰的航速与续航力不太重要,只要火力强、装甲厚就行,因此日本海军部本着“物尽其用”的思想,派出了长门号、陆奥号、扶桑号、山城号、伊势号、日向号这6艘有着厚甲与巨炮、速度却慢得可以的传统战列舰。至于最初是战列巡洋舰的金刚级高速战列舰,因为速度与续航力出众,可以较好的配合航母作战,价值还是比较大的,日本海军部并不想它们在这次战斗中遭到损失,而且6艘战列舰的火力已经非常强大,也不少那3艘,便没有派出去。
就这样,日本海军部以6艘战列舰为核心,再配上一些巡洋舰、驱逐舰和辅助舰船,组成了一支舰艇数目超过五十、总排水量不下三十万吨的强大舰队。其中那些巡洋舰与驱逐舰大多以速度与续航力较差的老船为主,但也有一些速度很快的新型舰船,比如刚刚编入现役(比历史上提早半年多)的利根级重巡洋舰的第二艘——筑摩号重巡洋舰。这一方面是防止舰队官兵闹意见,另一方面嘛,现在的日本海军实力已经能够排进世界前三,军舰更新换代很快,事实上也找不出那么多老旧军舰,于是便将一些较新的军舰也编进舰队以磨合与锻炼舰上官兵。事实上,由于本土舰队平时没什么战斗任务,这些军舰上面不但配备了不少新兵,部分军官、乃至舰长都是新提拔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