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面子也没什么办法,王振宇发现人越是到高位就越是不可能随心所欲,要顾忌的东西太多了,如果自己真的因为蒋介石的行为就去把人收拾了,那就太掉价了。由他去吧,反正历史早就不是那个历史了,除非有人把自己干掉,然后来个拨乱反正。
正当上海这边折腾的十分热闹的时候,北京却是一片肃然。
虽然按照南北停战协定,北京依然是国的政治心,但是很显然这个心已经是名义上的了,后袁时代的北京已经开始了贬值。不过以英国为首的公使团依然在北京没有挪窝,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就国未来的局势争论出个子丑寅卯来。
英国公使馆里,一场宴会正在举行,穿着艳丽的外交官夫人们以及来自北京的当权者们的女眷们正在宴会现场品着上好的法国干红,就流行的服饰交换着意见,打着领结端着盘子的国小厮穿梭其间,为这些贵妇人们输送酒水。这里看不到一点欧战的硝烟,有的只有轻松愉快的交谈和会心爽朗的笑声,仿佛那场断送了欧洲千万年青人生命的战争跟他们毫无关系一样。而在宴会现场隔壁的小屋子里,气氛就变得肃然起来,英国公使朱尔典,法国公使康德,美国公使芮恩施,日本公使日置益,俄国公使库朋斯齐,传统意义上的六大列强有五位在座。至于德国公使则因为是交战国的关系,虽然在战前有约定在对华问题是统一行动,但在实际工作还是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按照规矩,作为目前世界的霸主,英国公使朱尔典依然是第一个发言:“我的朋友们,这场在国持续了四个多月的该死战争终于结束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古老的国家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实际分裂的状态。我想作为明世界的使节,我们有义务坐下来谈谈对于这个古老国家未来的看法,并且为这个国家的和平做点什么。”
朱尔典还真的是个天生的外交家,罪恶的事情在他口都变成正义的了,话说袁世凯称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位仁兄劝进,导致袁世凯真的以为列强会支持他,可是实际上忙于欧战的列强根本不可能拿出什么真金白银来支持他了。甚至在护国战争爆发后,习惯于高高在上的朱尔典还做了一件让日本人都觉得恶心的事情,他居然参照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法,把海关税和盐税又扣下来了,这哪里是在帮忙啊,这是在要袁世凯的命啊。没了钱的袁世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麾下的北洋军被各个击破,最终成就了王振宇的大事业,也葬送了老袁的性命。而顽固的朱尔典现在不但没有一丝内疚,反而把国的分裂视为自己在华外交工作的一个重大胜利,理由是英国现在无力掌控国,而分裂的国可以更好的维护大英帝国在华利益。这个逻辑也太彪悍了吧,不过没关系,日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日本公使日置益接下来的发言可就没那么客气了,随着欧洲战事的爆发,日本对于国的干涉力度明显加大,日本人甚至当然不让的认为,在国的问题上,英国第一,他们日本就是第二。所以日置益抢在了法国公使康德的前面发言,而法国人虽然对此很愤怒,却无可奈何,因为他们的年青人正忙着用生命和身体去欧洲填壕沟,整个国家都让该死的德国佬压得喘不过气来,随时都处在风雨飘摇的边缘。如果公使团真的要在国进行类似于八国联军那样军事干涉行动的话,只能靠日本人和俄国人了,实际上俄国人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他们刚刚在东线让德国人打的满地找牙。所以现在要干涉国内政的话,算来算去也就是日本人一家能出兵,所以现在对这些黄皮肤的小矮子的无礼就只能是忍耐了,等老子们打败了德国佬,你们就等着瞧好了吧。
日益意在日本人长得算是十分不错的了,英俊的面容配上还算有些威武的八字须,在东方人的眼绝对是标准的美男子。但是他说起话来就很咄咄逼人了:“作为公使团的一员,我很有兴趣知道尊敬的英国朋友和法国朋友,你们在上海和那个公然和大日本帝国做对的南方军阀谈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没有向我们这些协约国的朋友们做说明?”
朱尔典对于这个外表绅士但是内心粗鲁的日本人很反感,实际上在二十一条的问题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