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送走了唐星樱,刘一民喊来**风,对着地图开始部署横扫苏皖边区战役。
为确保战役成功,刘一民准备电令鲁南洪超远指挥教五旅、新五旅、新八旅并炮兵旅野炮一团、山炮团突破津浦路南下,加入苏皖战场。鲁南防务jia由罗荣桓直接指挥。
这个时候,原来一直在鲁西徘徊不前的苏鲁战区司令长官于学忠部,在蒋介石的严令下渡过黄河向东前进,在八路军的配合下,突破了津浦路防线,进入了鲁南山区。为了团结抗战,罗荣桓报经中央同意,与于学忠、沈鸿烈谈判,将峄县、苍山县、滕县地区划归苏鲁战区防区。承担对徐州警戒、游击任务。
按照**的编制序列,八路军教导师只是一个不入等级的师级建制地方部队。但是,什么事情都是靠实力说话的。无论是蒋介石还是于学忠,都知道八路军教导师实力雄厚,是能够消灭日军师团级部队的主力部队。因此,于学忠到鲁南后,没有敢摆谱,主动约见刘一民、罗荣桓,洽谈防区划分问题。刘一民不在山东,自然是见不上了,罗荣桓倒是如约而来。
一见到罗荣桓,从那种不卑不亢、沉稳如山的举动上,于学忠就知道八路军教导师的实力一定非常强大,不然罗荣桓不会如此沉稳。要知道,于学忠等于是来八路军手里抢地盘来了,他甚至做好了不惜与八路军发生冲突的打算。结果,罗荣桓很爽快,答应了于学忠的划分防区的请求。当然,想再多要一个县都是不可能的。罗荣桓说的清楚,鲁南、鲁东南、鲁中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津浦路上的小鬼子多的是,要抗日得找有鬼子的地方去打,总不能向我军的后方根据地攻击前进吧?
于学忠是职业军人,当然不会那样做,而且也不敢那样做。这一路上他也想清楚了,无论如何是不能得罪刘一民的。一来八路军教导师过于凶悍,硬拼绝对讨不了好。二来刘一民是蒋介石两口子的表妹夫,是一家人()。要是和刘一民部发生冲突,占了便宜估计问题不大,如果吃了大亏可就没地方说理了。
让罗荣桓想不到的是,于学忠没有和八路军发生冲突,倒是和沈鸿烈闹矛盾了。原因是沈鸿烈在东北军中的资历比于学忠老,属于老长官。按照国民政u的序列规定,于学忠是苏鲁战区司令,有权节制山东省政u和江苏省政u,沈鸿烈应该听他的命令。不料沈鸿烈咽不下这口气,竟然别处心裁,抢先发表于学忠为为山东省保安副司令的任命,意思是于学忠得听他的。于学忠再尊重沈鸿烈这种老前辈,也不可能尊重到这种地步,当着沈鸿烈的面就翻脸了,拂袖而去。
接到罗荣桓通报后,刘一民心里暗笑,这些老派人物很是可爱,都到了国破家亡的地步了,还在争着揽权,简直是不识时务到极点了。正好,刘一民要开辟苏皖边区,南下部队兵力稍有不足,就准备向主席报告,ou调鲁南主力南下,将防务暂时jia给新四旅、鲁东南警备旅和于学忠的部队。他知道,这个时候的于学忠绝对不会搞什么诡计的。何况于学忠本人历史上本身和八路军相处的都不错,他的部队有一批**员,能够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一举摧毁日伪军在苏皖边区的势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兵力自然是多多益善。刘一民想起了躲在盐阜地区的韩德勤二十四集团军。这韩德勤也奇怪,徐州会战时打的不错,武汉会战时也出了力,但是随后就躲在苏北不动弹了,再也没有向日军发起过主动进攻,就象是和日军有了默契似的,你不攻、我不打,求得一时偏安。这个时候要是不动用他的话,岂不是看不起人么?
基于这种考虑,刘一民计划给苏北支队张经武、李聪敏发报,让他们派人去找韩德勤,告诉他八路军主力即将对苏北日军发起进攻,希望他率部配合。否则的话,等八路军完成战役计划北撤,他就会成为日军的重点报复对象。相信韩德勤会上报蒋介石,以蒋介石的战略眼光,定然会让韩德勤配合作战,而且还会让他跟在八路军后面抢胜利果实。说不定战役结束,蒋介石就会电令刘一民率部返回山东,将苏北、苏中jia给韩德勤布防。
如果中央和总部批准刘一民的作战计划,刘一民手头的兵力就会大大增加,万事俱备,就等一声令下了()。
按照刘一民的计划,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山东各部队分别向胶济路、津浦路北段、陇海路实施小部队多路出击战术,主力后置,吸引日军追击,力争歼敌一部,吸引华北方面军注意力;以彭雪枫指挥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向津浦路宿县至徐州段游击,并监视徐州日军动向;以张经武、李聪敏指挥的八路军苏北支队向徐州至连云港段游击;以韩德勤第二十四集团军分别攻击盐城、高邮,切断苏中日军与苏北日军的联系,掩护我军主力攻略皖东北、苏北作战行动。第二阶段,集中教一旅、教五旅、骑兵旅、新一旅、新三旅、新五旅、新七旅横扫皖东北、苏北地区。其中高原、程翠林指挥装甲团、工兵一团、教一旅、新一旅横扫皖东北地区;洪超远指挥教五旅、新五旅、炮兵旅两个炮团攻占沭阳、灌云,向阜宁进军;刘一民指挥胡老虎骑兵旅、陈大中新三旅、刘毅新七旅攻占泗县后分兵,夺取睢宁、宿迁、淮yi、宝应、涟水,控制运河及洪泽湖地区。第三阶段,攻略苏中。七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加上韩德勤的二十四集团军,齐头南下,横扫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的苏中地区,战役的最终目标为攻占扬州。
**风学的就是参谋专业,根据刘一民的战役构想,领着几个参谋进行图上作业和沙盘推演,很快就拿出了作战计划。刘一民看后,签字报中央和总部批准。
主席和总部的电报很快就到了,主席和朱老总在电报中都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动用新四军四支队配合作战?四支队正在皖东地区,完全可以牵制日军。主席的电报说的很直白,质问刘一民是不是因为高敬亭事件而对新四军心存顾虑,不愿与四支队合作?
刘一民解释说四支队正在皖东,如果津浦路南段日军和合ei日军东援,四支队势必投入战斗。但是考虑到四支队目前情况,尽量让他们休整一段时间,把部队思想统一了再投入第三阶段战斗不迟。
主席再次回电时告诫刘一民,叶挺、张云逸、邓子恢都是对党忠诚的老同志。叶挺虽然现在不是党员,但他已经向中央提出要求入党请求,只是考虑到统一战线问题,让他暂时留在党外()。高敬亭事件是悲剧,中央会派人调查,但是就算高敬亭确实被冤杀,也不能就此否定叶挺、张云逸、邓子恢的全部工作。主席要求刘一民直接给江北指挥部联系,分派战斗任务。
最后,中央和总部批准了作战计划,但做了修改,即缩小了战役规模,规定此战以消灭苏北、苏中、皖东北jia通干线以外地区日伪军为主,不做攻占包括扬州在内的日伪军坚固设防城市部署,以免导致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重兵合击,丧失战果。因此,主席和总部不同意鲁南洪超远集团南下,理由是该集团南下后,鲁南守备兵力过于薄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沂蒙中心根据地和鲁东南根据地出现意外,得不偿失。另外,主席也不同意动用韩德勤部加入战斗,理由和刘一民猜想的差不多,
可能是怕刘一民不理解,主席在电报中说:“对于学忠部、沈鸿烈部和韩德勤部,不能掉以轻心。各种证据证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国民党限制我党我军发展的意图越来越明显,随时会发生擦枪走火事件,对此应抱高度警惕。加之,我南下部队进入苏北苏中后,没有一个月时间完不成预定作战任务,日军完全有时间和能力调集大军南北对进、夹击我军。针对这种情况,我军应将攻击重点放在皖东北和苏北、苏中日伪军远离jia通干线的据点上,达成一种我军占领皖东北和苏北苏中大部分地区、让日军困守县城和jia通线的局面。这样有利于教导师南下主力回撤后苏北、苏中地区持久抗战,也可以避免部队重大伤亡。”
刘一民想想也是,横扫苏北、苏中容易,坚守就难了。一旦教导师南下主力北撤,日军重兵集团一到,jia通线上的县城恐怕都得易手。
导致日军重兵集团疯狂报复是得不偿失的!
刘一民当即按照主席指示修改了作战计划。
到了6月底,苏北、苏中收麦、守稻、颗粒归仓的时候,刘一民下达了横扫苏皖边区的作战命令。霎时间,从山东到苏皖地区,风云突变,八路军各部队按照命令,开始发动大规模攻击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