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因而北明政务司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给这些汉民分配土地田宅。至于分配的原则,当然是要有利于士爵制度的推行。士爵不仅仅是军功贵族和军功授田那么简单。这种制度同时也是北明地方自治的基础。士爵在北明,就类于科举世族在江南。
只是士爵之家都是初兴,规模小人口少,不能和动辄数百上千的强宗大族相比。因此,士爵贵族在地方的统治只能依赖贵族议会而不能依靠宗族。
依靠贵族议会和士爵、士绅,也是现在北明的国策。因此北明每占领一地,都会从辽东迁移一些士爵去落籍,成为北明在当地的基础。同时,也要尽可能迁移一些当地人民去辽东落籍,分配一定数目的土地、牲畜。再鼓励他们租赁士爵田庄,以增加辽东的农业人口。
总而言之,陈德兴现在推行的士爵制度也是对中国社会,至少北方中国社会的一种重组。以几万乃至几十万士爵贵族,构建起新的社会基础。
……
‘竟然打出九斿白纛了!’刘孝元抬头望着忽必烈的金顶大帐前高高竖立的九纛,心下顿时雪亮。
原来忽必烈一路潜行不是想瞒过北明或东唐的耳目——这是没有必要的,北明、东唐即便在草原上撒了耳目,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情报传递出去,这个时代可没有电报、网络和无线电话。
忽必烈想要瞒的,原来是蒙古东道四王的耳目!而现在又堂而皇之打出九纛,立起金顶大帐,目的应该是让事先毫无准备的四王前来参觐!
‘这是要学汉高祖游云梦泽啊!’刘孝元吸了口草原上的凉气儿,一边往金顶大帐的方向走去,一边在心里面佩服起忽必烈了。
这忽必烈的心机和行事,也颇有雄主之风!之前杀掉阿里不哥是何等果决,现在又利用燕云之役和四宗王南迁的机会整合四宗王的兀鲁斯!而且还在燕京用几十万条汉民的性命给北明设下圈套……
“刘安答,刘安答,可把你给等来了。”伯颜这个时候已经站在了金顶大帐门外,看到刘孝元策马而来,连忙上前。
刘孝元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从人,“怎么啦?伯颜安答,出了什么事儿?怎么立起金顶大帐,打出九斿白纛了?”
“这都是大汗的命令,是做给东道四王看的。”伯颜拉着刘孝元大步就往金顶大帐中走。“东道四王的使者刚刚到来,据他能说四宗王已经动身,很快就要到大营来了。”
“哦?他们也肯来?”刘孝元想,果真是汉高祖游云梦的把戏!可是……有了之前阿里不哥的教训,蒙古宗王们都不大愿意亲自来会忽必烈了。四王怎么肯来?就不怕叫忽必烈杀了?
“怎能不来呢?”伯颜笑道,“四宗王已经走投无路,牛羊都已经宰了,最多吃到明年夏天,若是不能据有燕云十六州,几十万部民就要挨饿了。而你给末哥大王送去的命令就是叫他发兵封锁居庸关和燕山各隘口的!”
“原来如此!”刘孝元佩服地点了点头。忽必烈还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啊!燕京城内的几十万人是诱陈德兴入套的香饵。东道四王的几十万部民,则是迫四王就范的人质!
两人说话间已经入了金顶大帐,大帐的占地面积很广,用屏风隔出了三个空间,一是忽必烈会客的地方;二是忽必烈研究战局处理公务的地方;三是忽必烈的寝室。两人直接进了大帐的“办公区”,忽必烈就在里面看地图,身边守候着一个年轻的蒙古人,是木华黎的四世孙安童,也是忽必烈的小舅子。虽然只有15岁,却已经是忽必烈的怯薛长了——历史上这位爷13岁当怯薛长,18岁当丞相,忽必烈治国还真是够任性的。
“臣刘孝元参见陛下。”刘孝元行了大礼,便摸出末哥的回信,双手递上。安童取过后验了验信封,确定没有被人打开过后,才撕开封口取出里面的信筏交给了忽必烈。
忽必烈接过信筏,也不看一眼,就放在一边,口中却问:“孝元,燕京城里的人多么?”
“多极了,总有几十万!”刘孝元回答。“好多人都没有房子住,只能露宿街头,城内所有的庙宇道观,都挤满了人。大汗,这燕云的民心,尚在我手啊!”
忽必烈哼了一声:“什么民心不民心的,若是陈德兴入了城,这些汉儿又会夹道跪迎了!安童,把准备好的国书给刘孝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