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曼城就是一直在传递配合、控制球。然后找到机会突然就发动快攻,那种快攻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实际上。这也是曼城的‘搞死’战术的打法精髓。
‘搞死’战术偏重于两点--控制和节奏,这场比赛,为了能加强防守,曼城把‘控制’做到了极限,他们就是用不断的传递,不断的对足球的控制来和对手磨时间,只要足球一直控制在球队脚下,那么他们就永远占据进攻的主动权。
再然后就是节奏。
掌控节奏就是让节奏把握在自己这一边。当实现控制并找到好的进攻机会后,就可以突然发动进攻,这时候全队整体速度的提升,会让比赛节奏突然变快、变得紧张,曼城是主动的一方,自然率先适应下来,而作为被动一方的切尔西就会反应慢一些,他们总需要适应的时间,这就很可能成为曼城的机会。
通过突然加快节奏的攻势,曼城连续三次打入了切尔西禁区附近。以至于切尔西防守危机频频,几个后场球员不得不回撤的很靠后来加强防守,一时间场上局面似乎有回到了上半场。曼城不断控制着球,切尔西只能被动收缩防线进行防守。
这种局面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要知道,现在可是已经到了下半场,切尔西难道还没有适应过来吗?
……
天空电视台解说员乔治-伍德盖特很早就开始注意到万胜,到现在他已经解说过很多次德比郡和曼城的比赛了,不过他的解说一直是很中立的,只是由于万胜的球队一直表现很好,就显得他是万胜的铁杆支持者。
乔治-伍德盖特对足球还是很有研究的,根本不用什么嘉宾。他自己的解说、分析就非常专业。
现在看到场上局势,伍德盖特也非常惊讶。他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切尔西重新被压制回去,并且连续三分钟没能打出一波顺畅的攻势。
“曼城似乎重新掌握了比赛。他们正利用频繁的倒脚控制球,不得不说,这种打法让切尔西没什么好办法,他们不可能大举压上去逼抢,那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乔治-伍德盖特分析道,“现在切尔西面临一种很艰难的处境,他们2球落后,可还是必须要做好防守,曼城控制球的打法,简直就是切尔西的克星!”
乔治-伍德盖特的话真是说到穆里尼奥的心坎里了,现在他就感觉非常无奈,但也不是因为什么‘曼城是切尔西的克星’,实际上,现在两队战术而言,没有克星之类的东西,只能说切尔西落后,所以就变得非常被动,反过来说,假如切尔西领先,他们可以稳稳的去打防守反击,压力就在曼城这一边了。
总之,比分才是关键。
问题就在于,面对曼城控制球的打法,切尔西很难攻出来,他们可以全场逼抢,但攻出来肯定会给曼城机会,刚才曼城几波进攻就表示,他们可不像表面上那么‘温和’,只要给他们机会,没人会怀疑比分会变成3:0,到时候切尔西才真是完全没了机会。
比赛已经到了这种程度,穆里尼奥真是没了办法,他只能想着让球队在最后去拼一把,当前冲动的去大举进攻还是不明智的,毕竟时间还早,还可以继续观察几分钟。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麻烦已经来了。
比赛进行到第六十七分钟,曼城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配合后,足球忽然传到了穆桑帕脚下,穆桑帕做出了传中动作,可他却没有传中,而是自己带球要晃开兰帕德。
整场比赛里,切尔西踢的很被动,作为中场大将的兰帕德也踢的有些焦躁,他急于完全拦截,于是被穆桑帕的动作骗过,再想回追却已经被拉下了几个身位,他只能看着穆桑帕带球远去。
穆桑帕甩开兰帕德,曼城整体上的速度顿时加快,场上一时间变得紧张,切尔西的防守阵型顿时有些乱,穆桑帕趁机把球传到了中路。
马克莱莱在防守莫瑞斯,埃辛还在中场,乔伊-巴顿无人防守就得到了机会,他突然出现在禁区前,迎球直接拔腿怒射!
足球像是炮弹一样,直飞进了切赫把手的大门里!
“乔伊——”
“——巴顿——!!”
“al!!!!!!”
贝尔巴特竭力嘶吼,可以他在喜悦中还有一丝惊讶,“乔伊-巴顿!3:0!不可思议!曼城3:0领先切尔西,乔伊-巴顿用一脚禁区外的劲射敲开了切赫把手的大门!比分变成3:0,比赛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切尔西全场被曼城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这个进球完全能决定胜负!三个球可不是容易追上的,曼城球迷可以提前庆祝了!”
天空电视台解说员乔治-伍德盖特也说道,“3:0,完全想象不到的比分,切尔西这场比赛发挥的不好,他们完全被曼城压制。”
“曼城发挥了主场优势,他们打出了非常流畅的配合,也打出了强队的气质,看过这场比赛,没人能想象这是那支在欧洲战场叱咤纵横的切尔西,他们完全被打的没了脾气……”
“这就是万胜带领的曼城……”
随着乔治-伍德盖特的话,摄像机也指向了曼城替补席,只见画面里的中国人正被围在中间,附近早已乱作一团,每个人都在肆意庆祝。
画面定格在万胜脸上,只见他没有想象中肆意的庆祝,反倒显得很沉稳,只是带着微笑,乔治-伍德盖特不由得说道,“经过两个赛季,这个中国人已经很沉稳了。他完全不像是刚进入英超的菜鸟,身上却早已有了名帅的气质……”
“世界上有很多天才,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天赋,现在我可以说,万胜就是足球教练界的天才,他用几年时间,做到了很多致命教练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就是万胜,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年轻人。”(未完待续)